首页 / 医健 / 正文

不用开胸 苏州医疗团队成功开展高难度心脏“大修”

原创中国网络资讯台 2021-01-28 19:07:23 0次阅读

中国网络资讯台1月28日讯  “给一辆快要报废的汽车进行‘大修’,在发动机内部更换零件,如果说这样的操作称得上难的话,那么给一个79岁高龄的老人进行心脏‘大修’、换个‘零件’,这样的救命操作就更难了。”近日,苏州九龙医院荣誉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峰及其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葛均波及其团队的指导下,联合医学影像科、超声科、麻醉科、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等多个科室,顺利完成了这样一台高难度的心脏“大修”手术——经股动脉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也是首例经股动脉TAVR手术。

不用开胸 苏州医疗团队成功开展高难度心脏“大修”


据了解,患者孙老伯是一位“老病员”,一年前曾在九龙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过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然而一年来病情发生了极剧变化。“普通人呼吸时只需要喘一口气,但我要喘好几口气才能满足。而且夜里睡觉,我也不能像常人那样平卧,因为会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随时有猝死的风险。”他说。

今年元旦,孙老伯再次来到了九龙医院心血管内科。其心脏超声诊断显示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心功能Ⅳ级。如果把心脏的左右心房心室,比喻成四个“房间”,连接这些“房间”的瓣膜就是“门”。主动脉瓣是连接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门”,血液通过它流向血管。主动脉瓣狭窄意味着这扇“门”既打不开,也关不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手术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的置换,以恢复主动脉瓣膜的功能,使其开关自如。

对于年轻患者,通常直接采用开胸手术(SAVR)进行替换。然而孙老伯是一位年近八旬的高龄患者,除了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心功能Ⅳ级外,还伴有肾功能不全,无法经受SAVR手术带来的“折腾”。因此,高龄、高危、高风险,既是手术的特点,也是难点。

经过专家团队的会诊,决定为孙老伯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据了解,这是一种新型的心脏介入微创手术,也是心血管领域的前沿技术。其过程为经股动脉等外周血管穿刺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后打开,破坏主动脉瓣后,再把瓣膜置入到原先的位置,属于替置换。

“置换过程中,心脏是没有血流的,所以要在高速的起搏下,把主动脉压力降下来,降到40-50毫米汞柱(正常是90以上)。因为在这个压力下,血流不会冲击瓣膜,过程中既高危,还得快速、精准。如果深一点,或者浅一点都会出问题,如何刚刚好,这就是难度。”孙老伯的主管医生刘广安介绍,“就好比,给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大修换关键零件,既要让发动机慢下来,又不能使它突然停止。‘不停车’还能‘修好车’再启动。这样的难度系数,恐怕顶尖工程师都做不到,更何况是用在79岁高龄的心脏患者身上。”

由于TAVR属于高难度新技术,需要团队紧密协同才能开展,因此刘峰很早就开始着手筹备组建团队,并召集心胸外科、超声科、医学影像科、重症监护室等多个科室的主要技术骨干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分析每项技术细节,同时也做了多个预案,以备随时应对术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力求手术的每一步都在团队的掌控中,确保患者安全。手术当天,作为心血管内科行业的权威,葛均波也带领自己的团队来到九龙医院进行指导。

在做了大量充分必要的准备后,手术正式开始。在两大专业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手术1小时,真正的放置时长10分钟,释放过程只有2分钟,在患者身上也只留下了5厘米的小创口。术后第二天,孙老伯就能下床走动了,而且呼吸平稳,再也不用急促吸气,也不用担心夜里会“永久睡去”。

不用开胸 苏州医疗团队成功开展高难度心脏“大修”

刘峰表示,这例经股动脉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成功,是九龙医院多学科合作的又一次成功案例,也是该院医疗技术综合实力的体现。同时,随着TAVR专家团队的组建,医院也将把这一前沿技术继续深入地在苏南片区、苏州地区推广,并在院内常态化推行。“从医院技术团队的队伍建设来说,TAVR技术不仅提高了九龙医院的业界认可度、美誉度,还能在同业交流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刘峰说。(翁紫玉)

(责编:翁剑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