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正文

年发电240万度,苏州地铁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中国网络资讯台 2025-09-24 16:41:06 0次阅读

中国网络资讯台9月24日讯   地铁网络运转离不开巨大的能源支撑,推动这一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近日,苏州地铁4号线松陵车辆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年发电240万度,苏州地铁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绿色收益:经济与环保“双赢”

年发电240万度,苏州地铁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松陵车辆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于8月底成功实现35kV并网发电,成为苏州轨道交通探索“光伏+交通”融合发展的标杆工程。该项目依托车辆段停车列检库既有建筑屋顶资源,在18861平方米的屋顶上铺设了4152块光伏板,组成了一片壮观的“能量海洋”。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5MW,预计年均发电量达240万度。这些清洁电力将直接用于车辆段日常运营,覆盖列车检修设备、通风空调系统、照明与应急设施等85%以上的日常用电需求。按照工业用电均价计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电费支出超150万元,为运营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支撑。在环保效益方面,该项目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约750吨,对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00吨,相当于种植1.13万棵树,对改善区域空气质量、降低轨交运营的碳足迹具有显著作用。

技术攻坚:零事故、零干扰

年发电240万度,苏州地铁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松陵车辆段光伏项目的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项目团队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面对车辆段地下管线复杂、既有线运营等挑战,项目团队采用‘小型机械+人工配合’的精细化施工模式,设置安全哨岗,实现了‘零安全事故、零运营干扰’的目标。”苏州地铁科技产业公司光伏项目工程师涂飞说。在技术集成方面,高压供电专业与综合监控专业协同合作,成功解决了35kV开关柜位置信号上传至电力监控和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难题。“我们克服了不同系统间通信协议差异、接口不匹配等难点,通过精准布线、逻辑配置与系统调试,成功实现了开关位置信号的稳定上传,保障了光伏电站与既有监控系统的高效联动。”涂飞补充道。在技术实施层面,项目团队实现“屋顶友好型安装”,充分考虑车辆段建筑屋顶的结构特性与运营安全需求,创新采用“定制化支架+高效组件”的组合方案。所有支架通过防腐家具与屋顶连接,确保“零渗漏、零损伤”。组件方面,统一选用转换效率≥23%的620Wp单晶硅光伏板,保障系统年发电效率稳定在设计值的95%以上。

未来前瞻:从2.5MW迈向20MW

年发电240万度,苏州地铁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松陵车辆段光伏项目不仅着眼当下,更布局未来。“当前2.5MW系统的电缆及配电设备均按未来扩容至8MW的标准预留,为后续新能源规模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科技产业公司副总经理顾庆琪介绍道,“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启动3、5、6、11号线场段闲置屋顶光伏项目的立项,预计到2026年底,苏州地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MW以上,实现绿色发电年均2000万度以上,年节约电费超1350万元,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将实现规模化提升。”未来,苏州地铁还将探索光伏新的应用场景。“我们计划开展碳普惠绿色政策的示范研究,推动轨道交通光伏项目减排量纳入碳普惠体系,实现环境价值转化,启动地铁出入口‘光伏+充电桩’一体化研究,整合清洁能源生产与交通补能需求,打造多场景绿色服务节点。”顾庆琪说。

光伏项目的实践,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更展现了苏州地铁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智慧与担当。随着项目的稳步推进和落地场景的多样化,这些闪耀在屋顶的能量方阵,将为列车运营、维保、场站管理等全场景提供清洁能源,为建设绿色低碳的城市交通网络持续赋能。(张思羽)

(责编:王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