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5月12日讯 前不久,苏州九龙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锡智在门诊上遇到60多岁的陈女士(化名),她拿着体检报告前来咨询。
原来,陈女士每年都有体检的好习惯,但在今年的体检中,经超声检查发现她左肾有囊肿。亲朋好友都说:“肾囊肿太常见了,不必在意。”
但她不敢大意,便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苏州九龙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锡智专家门诊就诊。
这个囊肿
“擅长伪装”且隐蔽
经过CT检查,王主任发现这个囊肿有点与众不同:主要是囊肿壁增厚,边缘不规则伴囊液密度增高,因而,又做了进一步的增强CT。
结合增强CT检查结果,王主任和医学影像科医生均考虑陈女士的肾囊肿有恶性囊性病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探查究竟。
听完王主任的诊断后,陈女士忧心忡忡。这个肾脏内的肿物虽体积不大,但因位于肾脏内部,如同一颗隐匿的定时炸弹,悄无声息地潜藏在深处,表面难以察觉其踪迹。
然而,王主任耐心地地告诉患者及其家人,有办法在手术中准确定位到这个“隐匿的敌人”。陈女士和家人思考许久,终于决定办理住院手续。
抓捕肾内“隐匿敌人”
3D打印科技赋能
为了对付这个“隐匿的敌人”,王主任组织了团队医生开展讨论方案。诊疗组长副主任医师王翌建议采用术中超声及科室特色的软组织三维建模联合,以准确锁定肾脏肿物;副主任医师俞江建议在三维建模的基础上,直接在科室3D打印患者的肾脏模型,为手术规划提供更为直观的参考。
经过周密的准备,王锡智主任携其团队为陈女士实施了腹腔镜左肾肿物切除术。手术过程流畅无阻,术后病理切片证实,她左肾的囊肿实际为肾透明细胞癌。
得知病理结果,陈女士心中的重担终于放下,长长地舒了口气。她很庆幸自己及时到医院做了检查,并接受了手术。同时,她表示,非常感激苏州九龙医院泌尿外科医护团队,凭借专业的医疗技术,将这颗伪装成无害的“定时炸弹”清除,医疗服务更是体贴入微。
泌尿外科主任王锡智有话说
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被查出“肾囊肿”的病人越来越多。其实“肾囊肿”是肾囊性疾病的泛称,肾囊性疾病在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25%。
小的囊肿直径一般在2厘米左右,大的囊肿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常见的肾囊性疾病是单纯性肾囊肿。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没有症状,通常在体检时或者检查其他疾病时意外发现。有时患者会感到腰部轻度疼痛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或蛋白尿,但是血尿和蛋白尿的程度与囊肿大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囊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且速度不一,通常比较缓慢,如果没有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外科治疗,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异常的“肾囊肿”,要及早排除癌变。尤其是囊肿短时间内快速变大,不仅要小心囊肿出血,而且要警惕其恶性的可能。发现肾囊肿有可疑时,尤其是发现囊肿内有分隔、囊壁增厚、囊肿不规则等表现时,就要注意与囊性肾癌鉴别,以免误诊,延误治疗。
这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进一步做CT检查,以确定囊肿的性质。B超和CT在鉴别肾囊肿和囊性肾癌时各有优点,B超的优点在于区别肿物是囊肿还是实性,以及有无血流信号;CT可以观察有无钙化和强化,这在诊断囊性肾癌中至关重要。如果经诊断确定为囊性肾癌,需尽快手术治疗。(张思羽)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