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10月11日讯 近日,教育部关于“保障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新闻引发热议。教育部副部长还提到“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虽然是个小切口,但是意义非常重大。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特别是让孩子多见阳光,能够在阳光下多奔跑,多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让他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小胖墩”和“小眼镜”已然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对象,那么该如何守护好孩子的“睛”彩呢?家有中小学生的,建议收好这份户外活动指南!
阳光照射我们的身体时,会促使我们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的释放可以延缓眼轴的增长。
其实不仅是防控近视,多晒太阳还可以预防肥胖、抑郁等其他疾病。
所以,户外活动的重点应该是在阳光下!阳光下!阳光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可以有很多种选择,比如打球,跳绳,跑步甚至散步或站在户外阳台上都行,但不建议在阳光下看书,因为光线相对过强,不适合阅读。
每天2小时以上,每周至少14小时以上(抓住上下学和课间时间)。
正确的读写习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习惯,不仅对于眼部的发育和整个脊柱的发育都很重要。
经常食用高糖类的食物容易近视!
因为高糖食物会激活巩膜胰岛素信号,诱导巩膜成纤维细胞分化胶原减少,从而导致近视。
高糖饮食会引起近视,而此时再近距离阅读正好叠加了双重因素,就更容易导致近视了。
所以我们建议餐后多走走,尽量1小时内少近距离书写、阅读、使用电子产品。
防控近视,是全社会的事情,只有学校-家庭-医院联合一起,共同做到“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多到户外阳光下运动,养成规范的用眼习惯,减少高糖饮食”,相信我们的“小眼镜”和“小胖墩”也会逐渐减少,成长为“身上有汗,眼里有光的追风少年”!(冯天成)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