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5月15日讯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起源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是吴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在国内久负盛名。吴门医派以“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为特征,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积淀厚实,素有“吴中医学甲天下”之美誉。
多年来,各级政府及卫健委主管部门都十分关心“吴门医派”的研究。201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在原苏州市中医药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吴门医派研究的专门机构——吴门医派研究院,充分发挥传统医学流派研究的优势,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展对“吴门医派”的深入研究。2014年,设立了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专项科研基金”,聚焦络病理论、湿邪致病学说研究,继承和发扬吴门医派学术特色和优势,逐步形成新吴门医派中医药理论体系。2017年,苏州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传承发展吴门医派特色实施方案》,建设吴门医派传承教育、科研、产品平台,以市民健康为目标,以危害市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为导向,架构吴门医派健康干预体系。2018年,开设了吴门医派进修学院,传承和推广吴门医派中医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
2023年9月,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旨在全面加强对江苏省地方中医流派文献资料、学术思想、诊疗经验、技术方法的整理挖掘和传承研究。在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的统筹推进下,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吴门医派分院建设工作于2023年11月依托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正式开展,围绕吴门医派在理论、专病、专药、文化上的特色优势,开展多学科、多层次的科学和文化研究,建设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开发研究为一体,产、学、研相结合,医、药相结合的国内一流的中医药研究创新平台,逐步形成“有理论、有人才、有专病、有专药、有成果”的新吴门医派中医药理论和文化体系,实现吴门医派研究的“新起点、新作为、新突破、新成就、新影响”的跨越式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吴门医派分院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分院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成立了分院管理委员会、分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分院院务工作委员会,保障分院在吴门医派学术研究、吴门医派人才队伍建设、吴门医派文化弘扬、吴门医派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稳步做大做强,打造吴门医派研究新标杆。
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成立全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中医药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系列中医药发展利好政策,设立吴门医派传承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制度和资金双重保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深耕中医药“沃土”,厚植优势、加固特色,夯实“健康苏州”建设和“吴门医派”品牌建设的基础。在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吴门医派分院的建设过程中,创新性的设立了“一院五所”的组织架构,形成吴门医派研究院及吴门医派研究院虞山医学研究所、娄东医学研究所、士材学派研究所、娄江医学研究所、徐灵胎医学研究所等分支机构相结合的组织架构。2024年4月29日,苏州市卫生健康管理委员会、苏州市中医药管理局下发成立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吴门医派分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及调整分院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吴门医派分院的建设无疑是吴门医派发展征程的一个新起点,为江苏中医药事业注入新血液的同时也为吴门医派的创新与交流带来了更多机遇。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吴门医派分院将以此为契机,充分把握机遇,在新起点上勇攀高峰,担负起苏州地区中医药振兴与发展的重要使命,真正起到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在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带领下,吴门医派分院将深度联合各研究所,积极凝聚各方智慧,深入挖掘和传承吴门医派精髓,坚持吴门医派分院建设初心、把握吴门医派学术研究重心、突出吴门医派人才培养核心,打造吴门医派传承创新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探索吴医学术临床运用、推广转化的新模式,为推进苏州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助力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新贡献。(邹玉芬)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