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健 / 正文

传承中医瑰宝,苏州市中医医院新增3项市级非遗项目

原创中国网络资讯台 2023-02-08 18:25:19 0次阅读

中国网络资讯台2月8日讯  近日,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布了76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增保护单位,由苏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申报的“中药传统制剂技艺(水飞技艺)”、“中药传统制剂技艺(丸剂制作技艺)”,以及妇一科申报的“假山郑氏妇科”项目被列入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承中医瑰宝,苏州市中医医院新增3项市级非遗项目

水飞技术

水飞是中药传统加工方法术语,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材经反复研磨,再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传承中医瑰宝,苏州市中医医院新增3项市级非遗项目

水飞的提法及具体操作方法始见于宋代医籍。《太平圣惠方》对雄黄加工首次提出“水飞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雄黄“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常用水飞法研粉的中药材有朱砂、雄黄、滑石、玛瑙、琥珀、炉甘石、寒水石、人中白等。

苏州地区盛产淡水珍珠,是中药珍珠的道地来源。苏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保留的传统水飞技艺以制备极细珍珠粉为特色,制剂有珠黄明目散、费氏八宝眼药、珍珠散、珠黛散、冰珠散等。

丸剂制作工艺

丸剂是传统中药剂型之一,早在2000年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已对丸剂的名称、处方有了记载。丸剂具有作用持久、性质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多用于慢性疾病。

传承中医瑰宝,苏州市中医医院新增3项市级非遗项目

传统丸剂多用泛制法。手工泛丸相对于机器制作的丸剂,紧密程度较低,易于控制溶散时限,特别适合消化功能弱的病人服用。据了解,手工泛丸需经备料、起模、成型、盖面、过筛、干燥、选丸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操作,技术含量高。

历经数代传承,苏州市中医医院培养了一批全面掌握传统丸剂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所制丸剂色泽一致,外观致密,质量上乘。

假山郑氏妇科

郑氏妇科是吴门医派世医的杰出代表,有姑苏假山郑氏及昆山玉峰郑氏之分。其中,姑苏假山郑氏女科始于南宋,历代医家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及医疗经验,已形成一套独有思想体系,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其主要学术思想包括调经贵乎顺气,顺气重在心脾;种子必先养血,养血在于调经;养胎在于顺时,安胎在于气血;产后病证多端,调治重在温补,精于月经病、胎产及妇科杂病等。

传承中医瑰宝,苏州市中医医院新增3项市级非遗项目据了解,郑连山为苏州市中医医院首任妇科主任,其父燕山公,为清末民国妇科名医,享誉苏沪。他自幼随侍其父左右,研习家传女科,深得家技之秘,名噪吴中,有胜蓝之誉。1929年设诊室于护龙街(今苏州人民路)尚书里以继祖业,开诊不久即门庭若市,为民国苏州女科医界翘楚,与缪康寿、王慎轩、祝怀萱等齐名,代表著作有《女科临床效方》《女科学讲稿》,后人整理有《郑连山晚年医案》等。

传承中医瑰宝,苏州市中医医院新增3项市级非遗项目

苏州市中医医院妇一科继承假山郑氏妇科“调经养血、调气开郁、消补兼施”的学术思想,并灵活运用于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科室在宋清霞主任带领下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发扬吴门医派的传统中医药思想及技术,有效治疗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异位妊娠、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子宫肌瘤、卵巢良恶性肿瘤、盆腔炎等妇科常见疾病。

同时,也在专科发展上坚持守正创新,结合多项有效的中医药以及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了各种妇科三、四级手术治疗。目前,妇一科已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中医优势突显、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完备的科室。

近三年,苏州市中医医院坚持传承发展吴门医派中医药精髓,共有4个项目(传统中医膏方制作技艺、水飞技艺、丸剂制作技艺、假山郑氏妇科)获选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苏州市中医医院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要求,健全传承保护机制,对中医药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系统性传承、有效地传播,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翁紫玉)

(责编:王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