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健 / 正文

苏州市中医医院两大中药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

原创中国网络资讯台 2023-02-06 15:26:57 0次阅读

中国网络资讯台2月6日讯  日前,苏州市中医医院“中药传统制剂技艺(水飞技艺)”和“中药传统制剂技艺(丸剂制作技艺)”被列入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苏州市中医医院两大中药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

水飞技术

水飞是中药传统加工方法术语,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材经反复研磨,再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其提法及具体操作方法始见于宋代医籍。常用水飞法研粉的中药材有朱砂、雄黄、滑石、玛瑙、琥珀、炉甘石、寒水石、人中白等。

苏州市中医医院两大中药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

苏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保留的传统水飞技艺以制备极细珍珠粉为特色,制剂有珠黄明目散、费氏八宝眼药、珍珠散、珠黛散、冰珠散等。

丸剂制作工艺

丸剂是传统中药剂型之一,早在2000年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已对丸剂的名称、处方有了记载。丸剂具有作用持久、性质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多用于慢性疾病。

苏州市中医医院两大中药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

传统丸剂多用泛制法。相对于机器制作的丸剂,手工泛丸技术含量高,需经备料、起模、成型、盖面、过筛、干燥、选丸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操作。其紧密程度较低,易于控制溶散时限,特别适合消化功能弱的病人服用。

历经数代传承,苏州市中医医院培养了一批全面掌握传统丸剂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所制丸剂色泽一致,外观致密,质量上乘。

苏州市中医医院两大中药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

1月13日,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苏州工业园区文体旅游局、苏州广电总台文产中心承办的“非一般的兔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公布了76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增保护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作为两项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获得授牌。

此次两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医院药学部坚持传承中医药传统技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取得的成果。下一步,苏州市中医医院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要求,健全传承保护机制,对中医药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系统性传承、有效地传播,传承发展吴门医派中医药精髓,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翁紫玉)

(责编:王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