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多年未见的高中老同学发来央视频“那些年”,从财经的视角谈古说今。我打开视频认真研究下,正好是老同学曹野城的直播现场,这期节目的主角人物是王国光——明代的政治家,财政专家,先后任吴江和仪封知县,兵部户部侍郎,在万历年间辅佐张居正改革,是对万历中兴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
直播时长达四个半小时,整个过程很像在学校历史课堂上,老师给我们上一堂专业的历史课程。如今已离校多年,我和曹子开玩笑说,我一个晚上都在研究历史,被他严重地洗脑,尤其是明代的历史又重温了一遍。看完“那些年“,接着又拿着我《中国的上下五千年》厚厚的三本,在那慢慢地研究,像是中了中国历史的毒一样。
后来我给老同学发微信,点评老同学:“你把明代历史研究得非常透彻,每一个历史人物了然于心,谈古论今,将古代历史结合现代的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深刻地剖析,讲得非常好,很到位。后来我给老同学说他很像我们吴江台的新闻主持人,曹子开玩笑地说他最帅。在视频中曹子说,因为工作不敢和家里的老同学们联系 。后来我就跟他说要常联系,每个同学都要联系,不然时间长了就断联了,同学情谊就不深,慢慢就会失联。人与人都是常联系才常有交集,何况还是老同学呢。
在我看来,曹子把吴江讲得非常透彻。我在吴江生活了十七年,似乎还没有他了解得深刻,口才、思维极佳,似乎望尘莫及。早些时候我经常看曹子写的历史人物评价,幽默风趣,语言质朴。我一直说他能把历史人物写得这么有灵魂也是很有才华,老同学是位高情商的人。在上学那会,原本我是和曹子他们一样学习政治历史的文科生,大学莫名其妙转成理科,阴差阳错成了理科生。
而这些年再回头去看这些历史人物,倒是觉得有意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老同学说我文笔不错,说要指导我写得更好。师父之前一直也要指导我,特别感恩。我也想文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朋友说我有福气。感恩我的同学和师父,谢谢你们陪伴我走过几年创作的日子。愿未来道路更长,愿未来福气满满!(文/子涵)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