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9月24日讯 9月24日,“第三届江南船拳展演”活动走进苏州市植物园,来自苏州各地的船拳表演者汇聚园内,一展身手,交流江南特色传统文化。
当日恰逢农历八月十八日,是吴地传统民俗“游石湖看串月”的日子,而船拳技艺是串月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旧时的“石湖串月”,游船、灯船、拳船交织如梭,水面笙歌喧繁,岸边摊贩林立,热闹非凡,其中船拳活动尤为兴盛,村民拳师们摇来橹船,在船头穿腾跳跃,小船摇晃不止,拳师却能在船头打出漂亮拳脚,引得周遭惊呼叫好不绝于耳。
“船拳”顾名思义,是在船上打的拳术或器械,一方小小船头就是拳师们习拳练武之地。“江南船拳”源于吴越争霸,兴于唐宋,明清时达顶峰,深受吴地人民喜爱。船拳有强身御敌、教化爱国的功能,在中华武林中独树一帜,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江南船拳”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现场,姑苏区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委员会体育处处长高伟芳和沧浪中学校区负责人、副校长张胥奎共同为姑苏区船拳传承基地揭牌,吴门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钱宇澄和苏州市植物园主任赵军为船拳文化推广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百花洲龙灯队带来了龙灯舞《醒狮贺佳节》;沧浪中学船拳队和越溪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江南船拳”的展示,他们挥动彩旗,出拳有声,神采奕奕,展现出新一代少年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常熟沙家浜船拳队、相城北桥船拳队、昆山巴城船拳队、吴门桥街道老年船拳队等轮番上场,表演了徒手拳、四方拳、七星剑、石锁等丰富内容,表演者手中的特色船拳器械(如石锁、石臼、棍、刀、鱼叉)快速挥舞,展现了深厚功底,生动呈现了昔日石湖水上游船如织,船头精彩表演的热闹情形 。
本次活动作为第三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美好江南”版块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挖掘地区特色,深化“石湖串月”文化品牌,打造更接地气的民俗内涵,以此传承吴越文化精髓,使市民和游客能在游园过程中接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江南文化”浸润百姓之心。(曹逸涵 翁紫玉)
(责编 翁剑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