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7月15日讯 “流鼻涕”是日常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但长期“流鼻涕”有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近日,市民王老伯在家突然晕倒,被送到苏州九龙医院后查出了脑出血。医生表示,这与王老伯多年来持续不断“流鼻涕”有关。
据了解,王老伯是安徽人,今年60岁。20年前,他因为颅内囊肿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开颅手术,但受制于医疗技术条件,手术切口并发了感染,很久都未愈合,且出现了反复发烧和颅内感染的症状。虽然在医生坚持每日换药下伤口最终愈合,然而此后每隔一段时间,王老伯的鼻腔内就会流出清水般的“鼻涕”,可他并没有在意,就这样度过了20年。
九龙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沈李奎根据王老伯“流鼻涕”的情况,结合其症状以及前期检查结果表示“鼻涕”其实是脑脊液。原来,20年前的那场手术后,因为切口迁延不愈导致王老伯出现了颅内感染的情况,之后的黏连堵塞了正常的脑脊液循环吸收,使得其颅内压力持续升高,造成脑脊液从鼻腔顶部漏出。当颅内压力恢复正常后,脑组织向下塌陷又堵住了漏口,长此以往王老伯便反复出现“流清水鼻涕——漏口自愈——不流清水鼻涕”的现象,而塌陷后可能导致脑血管撕裂出血。
在沈李奎的建议下,王老伯及其家属决定接受鼻内镜脑脊液漏修补术进行治疗。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之敏带领手术团队开展了详细的病情讨论和分析,一致决定采用经鼻内镜微创手术进行颅底缺损的修补。术前,医护人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评估和沟通。待王老伯颅内出血情况稳定后,在王之敏的指导下,沈李奎仅用了2个小时就完成了手术。一周后,王老伯没有再出现“流鼻涕”的情况,在儿子的陪伴下顺利出院。
沈李奎介绍,传统的脑脊液漏修补是开颅修补,需要将整个额部的骨头先拿开,在脑组织下方找到漏口,取骨膜进行修补。如此会造成很大创面,往往导致术中多处出血,术后患者的恢复也会较慢,尤其6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恢复情况更糟糕。而鼻内镜脑脊液漏修补术是由操作医生将直径4毫米的内镜(摄像头)从患者鼻腔伸入到颅底,找到瘘口后,将局部嵌顿的软组织清理干净,并用自体组织将瘘口封闭牢固。
“鼻腔和颅腔就是一楼和二楼的关系,二楼漏水,一楼就会渗水。从二楼补漏就得开颅,创伤太大;从一楼补漏,技术要求就高。”沈李奎表示,虽然鼻内镜脑脊液漏修补术难度较高,却能用“小创口”换来“快疗效”。(翁紫玉)
(责编:翁剑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