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11月12日讯 11月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学术报告厅内嘉宾云集、思想碰撞,由香港九龙集团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主办的医疗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在此成功举办。

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王怡、苏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邓兵、苏州市技术经理人协会秘书长陆煜鑫、港澳台工作处处长黄聪瑜,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王建邦、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张勇、生物医学系系主任黄聿、神经科学系系主任贺菊方,香港九龙集团董事长孙曦、副董事长沈美英、副总裁郎菊明、副总裁陈强、副总裁王俊、财务总监彭进军,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的教授、专家,校友、企业代表,苏州九龙医院、苏州禧华妇产医院的院领导和部分科室主任、临床骨干齐聚一堂,以 “产学研医融合发展” 为核心,共同探索医疗科技转化新路径,谱写苏港医疗创新合作新篇章。
政校企协同发力,共绘合作新蓝图
开幕式上,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致辞指出,“从维多利亚港到太湖之滨,苏港两地虽隔千里,却始终在创新浪潮中同频共振、携手共进。”苏州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以全国 1% 的人口贡献了 2% 的经济总量及多项亮眼经济数据,为苏港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强调,此次论坛是苏港两地从初步交流迈向实质性产业融合的重要里程碑,期待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产业协同打造、科技资源转化三大领域深化合作。
香港九龙集团孙曦董事长回顾了集团 20 年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医院孵化器这一 “全国医院首创” 的创新举措。他表示, 与香港城市大学的合作标志着产学研用生态构建的关键一步,三期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创新转化中心要把产、学、研、医、用真正全面打通,推动苏港资源无缝衔接,让香港的科研在苏州的临床土壤里开花结果。”
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王建邦教授坦言,“我们想更进一步对社会回馈,从论文到落地,医院一线人才可以助力我们实现技术转化。在香港,高校很难与医院建立如此深度的合作伙伴关系。” 苏州九龙医院先进的临床设施将为高校提供技术转化场景,双方在 “从论文到社会回馈” 的理念上高度契合,此次合作将成为学术落地的 “试金石”。
全链条布局落地,打造转化新引擎
九龙集团副总裁王俊详细解读了创新转化中心的规划。该中心位于九龙集团三期工程,与集团总部、高端医疗区融于一体,将构建生态型企业招引区、孵化器空间及实验室配套等功能板块,目前中心已启动装修,预计 2026 年投入使用。
论坛明确了医疗技术转化的六大核心环节:从临床需求挖掘出发,经概念验证、知识产权布局、商业模式开发、注册申报,从而实现市场推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九龙集团创新推出医生持股机制,鼓励临床团队深度参与项目转化,并通过集团供应链优势优先采购转化成果,形成 “示范应用 - 行业推广” 的良性闭环。“我们期待实现苏港资源无缝衔接,让香港的科研在苏州的临床土壤里开花结果。”
前沿项目路演,碰撞创新新火花
在项目路演环节,13 个涵盖数字医疗、精准诊断、智能器械、 先进材料、精准诊断等领域的前沿项目依次亮相。从新型压电催化癌症免疫疗法、慢性肾病快速检测技术,到 AI+VR 沉浸式医疗培训系统、智能康复设备,再到针对肿瘤治疗的新型材料及个性化癌症检测方案,香港城市大学的科研团队展示了其在医疗创新领域的深厚积淀。
每个项目汇报后,苏州九龙医院、禧华妇产医院相关科室主任与科研骨干围绕技术可行性、临床适配性及合作模式展开深入交流,现场互动热烈,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此次路演搭建了学术与临床对接的桥梁,为香港高校科研成果在苏州的临床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开启发展新征程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苏港两地医疗科技合作的一次深化,更构建了 “创新 - 产业 - 金融” 的良性循环体系。未来,双方将以创新转化中心为载体,常态化开展项目对接与联合研发,推动医疗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一线,不断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为广大患者带来更高效、更精准、更人性化的医疗体验,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贡献九龙力量!(黄俊辉)
责编: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