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一座承载历史的皇家园林。怀着对清凉的向往,我们跟着晓龙导游,踏上了走进承德避暑山庄的旅程。
远远望去,承德的微风带着一丝丝凉意迎面而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仿佛在热情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我迫不及待地踏入这座文明的避暑圣地 —— 承德避暑山庄。
走进山庄,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 “避暑山庄” 四个镏金大字映入眼帘。漫步在山庄内,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宫廷。宫殿内建筑古朴典雅,青砖灰瓦与原木色泽相互映衬,散发出庄重的气息。地面的板砖仿佛被岁月打磨得光鲜亮丽。因清晨下着小雨,园内烟雨蒙蒙,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林木葱郁,湖边波光粼粼,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边的荷叶挨挨挤挤,碧绿的叶盘上,水珠娇羞欲滴;粉色的荷花在微风吹拂中完全绽放,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
我们跟着导游的步伐往前走。这座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修建的皇家园林,是皇家夏宫建筑的代表。它既汇聚了南方园林的灵秀,又兼具北方园林的雄浑,将江南美景移至塞外。避暑山庄依照我国地理地貌设计,保留了原生形态,西北为山区,东南为湖区,北部为平原,堪称我国地理地貌的浓缩版。在这里,还能看到诸多名胜景区的影子:嘉兴的烟雨楼、镇江的金山寺、苏州的狮子林、新疆的伊犁庙、西藏的布达拉宫、北京故宫、蓬莱仙境等等,都能在此找到印记。避暑山庄的建构规模仅次于紫禁城,是清代第二大政治中心。康熙皇帝每年有长达半年的时间在此处理朝廷政务、休闲避暑、打猎练兵、举行军事演习。山庄因山就势,将宫殿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凝聚了我国南北建筑的精华,是中国园林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 “中国地理地貌之缩影” 和 “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的盛誉。
“岩壑多姿水石清,山蟠水抱一宫明。人间炎热何曾到,天上清凉此独行。” 乾隆皇帝曾在《热河行宫即景》中这样描绘避暑山庄。这座历时 89 年建造的园林,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巨大的文化瑰宝。“塞外风光别有天,山川景物胜江南。锤峰塔影浮霄汉,普乐寺声绕梵天。” 这是纪晓岚笔下的《承德避暑山庄》;“云卷千峰休,风来万壑松。不知何处去,但见白云中。” 这是郑板桥《游避暑山庄杂咏》中的诗句。如今,诗中的美景都真切地呈现在眼前。导游让我们自由活动后,我带着儿子来到了烟雨楼 ——《还珠格格》中烟雨楼的取景地。这里仿照浙江南湖嘉兴烟雨楼的形制修建,游客众多,我和儿子拍照打卡留念。之后,我们又参观了金山岛,其布局与江苏镇江的金山相似。湖区依山傍水,以水绕岛,采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构成了中国神话传说中神仙世界的图景。
离开湖区,我们前往外八庙。在这里,能看到一座外形酷似拉萨布达拉宫的建筑,被人们称为 “小布达拉宫”。外八庙的建筑风格分为汉式庙宇、藏式庙宇、汉藏结合庙宇三种,浓缩了汉藏建筑的精华,气势恢宏,极具皇家风范。远远望去,红色的金顶格外耀眼;高大的建筑、精美的壁画、庄重的佛像,无不体现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精湛技艺。在普宁寺,我们参观了世界上最大的千手观音像,佛像高达 27.21 米,面容慈祥而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结束行程后,我们前往赛罕坝森林公园。承德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这里不仅有宜人的气候、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特色美食:凉粉清凉爽口,驴打滚香甜软糯,荞面劲道弹牙。在这里,我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大自然的馈赠,寻得一方心灵的净土。车子缓缓前行,承德避暑山庄仿佛一位历尽沧桑的老者,安静地诉说着千年往事。
或许,这就是承德的魅力所在,也是避暑山庄的意义所在 —— 让心回归自然,静待花开。再见了,承德;再见了,避暑山庄。(子涵)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