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1月3日讯 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高发,流鼻涕、咳嗽、发烧一波接一波,有些好不容易肺炎好了,耳朵又不舒服了。
“妈妈!耳朵痛!”“爸爸!我听不见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医生,她耳朵不疼不痒,只是有点不舒服,怎么要做这么多项检查,很严重吗?”面对韩主任的诊断,朵朵妈妈起初有点不理解。
韩主任解释,从目前的耳镜检查看,考虑为“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表现多样,急性期可出现耳痛、耳鸣、耳闷、自听过强、耳内异常声响等症状。但儿童言语表达能力有限,家长很难及时发现。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由于自身咽鼓管“短”、“平”、“宽”、“直”等特点,炎症易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加之年龄的特殊性,上呼吸道感染后腺样体进一步增生可压迫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引流及气体交换。
由于其存在多种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为朵朵开具这两项检查。经过韩主任的耐心解释,朵朵妈妈终于安下心,答应了进一步的检查。
结果显示,朵朵左耳声导抗是 B 型曲线,右耳 C 型曲线,耳纤维内镜检查提示左耳鼓室内积液存在,这也证实了韩主任的诊断,朵朵此次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主要是一个循序渐进、阶梯式的治疗模式,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反复,则需行内镜下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术。部分腺样体肥大患儿行耳部手术的同时,需行腺样体切除术。
主任医师韩瑞珠建议,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不要自行处理,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除此之外,家长日常也要注意对孩子耳朵的保护,例如在噪音环境下使用耳塞、定期检查听力,如有耳部和听力问题,要及时就医。(黄俊辉)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