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7月18日讯 前不久,60多岁的许阿姨(化名),身体出现了右颈部及右胸背的疼痛,疼痛呈现间断性,像放电一样,起初她并未重视。随后,身上的皮肤逐渐出现了成片的红色疱疹皮损,而且疼痛不断加剧。于是,她便去附近的医院就诊,接受了抗病毒、营养神经以及抗神经痛等相关治疗,但效果不佳。由于疼痛反复发作且难以忍受,经朋友介绍,她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苏州九龙医院疼痛科就诊。主任医师吴隆延仔细检查后,以“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将其收治住院。
吴隆延表示,该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她的带状疱疹已经波及第9、10、11节胸神经,就连远在胸神经区域之外的第2、3节颈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域,也出现了疱疹皮损。这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治疗起来也非常困难。
许阿姨入院时,皮损区的疱疹基本已经结痂。但因累及的神经节段众多,且皮损区域面积较广。所以在她接受常规的抗病毒满疗程后,依旧出现了严重的神经痛,若不积极治疗,极易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吴隆延解释,这或许跟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且病毒的毒性较强有关。
因此,许阿姨在入院后,完善了相关检查,经病情评估,且明确无明显禁忌症后,为缓解她的痛苦,吴隆延及其团队为其实施了多部位多支“脊神经背根节射频消融术”。
在CT定位的辅助下,吴隆延成功穿刺到受损神经节的所在位置,并植入射频电极。在测试皮节与疼痛位置相一致后,进行了脊神经背根节射频调控治疗,手术进展顺利,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许阿姨表示疼痛明显减轻,她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据统计,90%以上的成年人体内都潜伏有带状疱疹病毒,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当人体免疫力因为个体因素下降时,带状疱疹就会发作出来。带状疱疹常沿单侧周围神经带状排列,常伴明显的神经痛,包括皮疹治疗前的急性疼痛及皮疹治疗后一个月内亚急性疼痛,临床称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而有些患者若不及时规范治疗或者自身体质弱等原因,疼痛会迁延不愈,时间常在一月以上,甚至几年或十几年,带状疱疹后还有可能发生一种更让人揪心的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久病身体虚弱者;精神紧张、压力较大、免疫力低下、过度疲劳的人;合并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慢阻肺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其他免疫抑制剂的人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可能在皮肤症状出现后的72小时内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急性期内疼痛控制得越好,带状疱疹恢复得越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概率越低。如果在症状出现后的72小时甚至更久后给药,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会不佳,也会增加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确诊的特殊临床类型带状疱疹患者,早期足量使用抗病毒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起到缩短病程、改善疼痛症状。
吴隆延建议,中老年人一旦发生带状疱疹,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因为这一类人群中很多人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如不及时治疗,强烈痛感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预防带状疱疹除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控制好本身的基础疾病外,还可尽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高云鹤)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