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官吏周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今天,是农历2023年的最后一天。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愿你除去一切不如意,守住一年最幸福的除夕夜。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诗兴大发,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作。
崔涂在《除夜有怀》中写道:“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白居易在《除夜寄弟妹》中写道:“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除夕是亲人的祝福,也是遥远的思念。
戴叔伦在《除夜宿石头驿》中写道:“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除夕万里人未归,唯将祝福深深送上。
孟浩然在《除夜有怀》中写道:“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除夕夜过了五更就是新年了,扯不断的是永远的思念。
高适在《除夜作》中写道:“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无论是回家过年的人们,还是远在外地的游子,家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永远的港湾。
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中写道:“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除夕守岁,一杯酒代表对这一年的思念和感慨,祝福来年家人安康和睦。
除夕守岁后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贴福字,护佑一家人平安健康。此时,大街小巷上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营造着过年的气氛。年初一早上,各地都有放鞭炮的习俗,由于燃放鞭炮影响环境,大城市很多地方使用电子鞭炮来替代,既环保又增加了节日的仪式感。在春节期间,全国大多数地区还有“祭祖”的习俗,以此表达对先祖的怀念,护佑子孙安康兴旺。
压岁钱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象征着祥和之意。年夜饭后,长辈给予孩子们压岁钱,表达了他们对晚辈的关爱之情。春节当天,拜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一大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去亲朋好友家拜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新的一年,我们总是有很多新的愿望,愿万事随心愿。新的一年,敬祖国一杯酒,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敬父母一杯酒,愿二老身体安康,长命百岁;敬朋友们一杯酒,愿大家开怀每天,安康每天;敬自己一杯酒,愿笑颜如花,诸事顺心。
愿新年胜旧年,所得皆所愿!(文/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