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年会,老板让大家读诗。回想起这些年读过的诗词,真正能在年会上读的不多。后来我自己写了一首,在家里用心去读。其实读诗是自己的内心交流过程,也是跟诗人的交流过程。也许你读过的诗歌,有一天会成就你的气质。
在我看来,现代人忙碌的节奏感非常强,读诗也许更能抚慰人心吧。孔夫子说:“不读诗,无以言。”年轻的时候不太理解里面的深意,待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回头看才晓得诗词到底有多美。
李白在《清平乐》中写道:“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天仙一旦豪饮了银河的美酒酩酊大醉后,把白云揉得碎末纷飞,化作漫天大雪,遍地银涛。这个比喻大胆新奇,新颖独特,惊人骇俗而又契合情理。当看到这句诗词的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本压抑的心情在瞬间就被点亮了。
李清照在《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写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绪在眉间刚消去,这股愁云又在心头绽开。诗人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原来,思念也可以写得这么唯美和浪漫。
白居易在《冬至夜怀湘灵》中写道:“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冬至夜,诗人心中思念多年却无法相见,棉被冰冷,寒夜漫漫,更何况都是孤独失眠的人。
唐珙在《题龙阳县青草湖》中写道:“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诗人醉卧扁舟,只见一片星光璀璨的世界,似幻似真、缥缈迷离,悲伤似乎也变得浪漫起来。这种描绘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留恋,也反衬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
不读诗歌,久而久之,我们可能会失去鉴赏文字优劣的分辨力,更磨灭了表达自我的能力。古诗词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读诗成为一种习惯,整个人的气质也会由内而外地发生变化。比如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叶嘉莹的岁月不败美人。
我们从小学习古诗,诗词或许早已刻在每个人的骨子里。告别父母时,心里想的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和老友聚会时,感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长大后才发现,古诗词里能看风景、能说情怀,而更多时候,也能疗愈人心。正如欧丽娟所说,当一个人面临了极大的精神困境,痛苦得无以复加,却无法从现实里获得抚慰时,都可以从古人那里寻得慰藉。
古诗词中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婚姻观、爱情观、价值观,都能在诗词里面找到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词有人生大义,有境界大开大合,有充满韵律的节奏,更能打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人生百年,我们还可以以诗意美好的姿态活着,存在于人间。让你在繁忙的工作后,柴米油盐后,给生活多一份乐趣和美感。愿有一天,诗词成就不一样的你。(文/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