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毛主席诗词里面大气磅礴的长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古人诗词里面的“幽州故地”、千年帝都——北京。北京,一个传承文明、承载着无数光荣和梦想的大都市,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梦想到过的地方。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将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城市。
周末双休,踏上动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晚就来到了祖国的心脏——北京。在这里,贵气与地气相融,皇城大气与市井温暖相呼,仿佛来到了历史与现代相穿梭的地方。
北京是千年古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北京也是一座现代新城,随着中国发展不断展现新的风貌。北京更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东西方不同文明时时刻刻在这里相遇和交融。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依山傍水,地势雄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作为祖国的首都,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有5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各类文化遗产密度之高,世界少有。
在北京,最期待的就是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音乐喷泉以及广场上魅力无限的花篮。由于天安门广场的游客量较大,提前一天就预约好了参观。上午六点多早早起床,吃完地道的北京早餐后,前往心心念念的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长安街,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面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是两座建于14世纪的古代城楼——正阳门和前门箭楼。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最初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当年承天门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壮丽,而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楼,后多次因历史战争被毁,直到清顺治八年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更名为“天安门”。
平时我们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天安门,此刻正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们沿着东长安街城墙外面排队,由于是周末,排队的人很多,很多老师带着孩子们组团看天安门,外国的友人也很多。排队依次过安检,顺利达到心心念念的天安门广场。此时,天安门广场的音乐喷泉响起,我站在广场上向北望去,清晰可见的天安门城楼上有毛主席的画像,望着画像旁边写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广场上的花开得绚丽多彩,我们听着气势磅礴的音乐,感受着五颜六色的喷泉,心情无比激动。
走出天安门广场,接着往前走就是故宫博物院了。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我国最大的古代皇家建筑群,明清两代24位皇帝曾在此生活起居,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在古代,故宫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南部的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古代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北部的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美。
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沿着午门往前,过内金水桥,到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最后到达坤宁门以及御花园。整个宫殿建筑均是木质结构、黄色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色画卷。故宫始建于明朝朱棣时期,其前部宫殿建造宏伟壮观,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后庭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宫后苑,苑内有玲珑假山,楼台、亭阁、轩谢掩映其间,优美而恬静。
位于故宫内的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也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的宝贵文化遗产。馆内的藏品主要来源于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涵盖了绘画、书法、碑帖、铜器、金银器等25大类。这些珍贵的文物藏品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参观完故宫后,我来到了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最有特色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昆明湖面上,以美丽的湖泊、精致的建筑、华美的园林而闻名,颐和园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景点:佛香阁、仁寿殿、乐寿堂、排云殿、听骊馆、清宴舫、十七孔桥、文昌阁等。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坐落在万寿山上,南面正对昆明湖,俯瞰十七孔桥,曾供慈禧在此礼佛,是古典建筑中的精品。另外,仁寿殿位于仁寿门西侧,是皇帝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来使的地方,仁寿殿的建筑将美学与建筑学融为一体,也称经典。
沿着昆明湖往前,过乐寿堂、排云殿、听骊馆。走在十七孔桥上,感受到的是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此时阳光洒在湖面上,湖水泛起星光,显得格外耀眼,十七孔桥就像白龙一样卧在湖面。看着颐和园的景色,感觉和我们苏州园林风格大不相同,一个如北方的女子,温婉大气;而另外一个如江南的女子,小家碧玉。建筑带来的愉悦和节奏感,在园林里体现得尽致淋漓。
接着,我们来到了位于文昌阁之东的文昌院,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竹木牙角器、书画、古籍、珐琅等。由于颐和园特定的皇家环境,这些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馆中还陈展了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大大地开拓了游客们的眼界。
第二天接着昨天的行程,我独自乘坐一号线地铁去了圆明园。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的皇室每到盛夏时节来此理政,故也称“夏宫”。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里面曾建有正大光明殿、勤政殿夏宫、内阁、六部、军机处等。圆明园在1860年被毁,新中国建设后进行了修缮。目前我们看到的圆明园遗址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丽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组成,在三园的交界处有很长的银杏大道,枝干上的银杏叶洒满地面,成了黄金大道,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行走在其间,就像徜徉在无限延展的整个秋天里。
下午,参观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大学园门气势恢宏,自然少不了打卡留念。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石桥、湖水、亭台、轩谢、檐廊,既真实,又有观赏性。
北京,无疑是一座诗与远方的城市,一个你来了就不想回去的地方。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天坛记录了明清历史的鼎盛期,而八达岭长城记录着金戈铁马的岁月。在三里屯、五道口、王府井、前门、南锣鼓巷商业区,你还能吃到正宗老北京小吃,如老北京烤鸭、老北京炸酱面、门钉肉饼、铜锅蒜肉、老北京爆肚、北京奶酪、冰糖葫芦等,各种美食应有尽有。
说走就走的旅行,处处皆是惊喜。北京,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一个集旅游、学习、观赏、品鉴文化与美食的好地方,无论是历史古迹,还是文化观景,还是美食购物,都足以让人流连忘返。这个世界我们只来一次,吃想吃的饭,见想见的人,看喜欢的风景,做喜欢的事,珍惜眼前人,人生并没有太多的来日方长。
你好,北京,期待下一次的诗词和远方!(文/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