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10月26日讯 家住苏州工业园区的小丁(化名)是一名年轻设计师。平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离身,又长期熬夜用眼,导致她经常觉得眼睛干痒。前不久,在网上购物时,看到了明星同款的洗眼液,只要倒上适量的洗眼液在洗眼杯中,往眼睛上一扣,左右一转,就会洗出很多脏东西。看到使用方法如此简单,她果断下了单,结果越用越发觉得眼睛干涩、酸胀,甚至出现轻微地灼痛感,便立即来到苏州九龙医院眼科就诊。
经过详细地检查,副主任医师叶青诊断小丁的症状为:黏蛋白缺乏性干眼。叶青表示,在眼科门诊里并不少见这类因“洗眼液”洗成干眼症的患者。这类洗眼法如果操作不规范,反而会使得眼皮、睫毛、眼表的细菌垃圾混在洗眼杯中,再随着洗眼的动作混入眼表角膜,造成感染。于是,结合小丁的症状,为她开具了补充泪液的人工泪液滴眼液及促进粘蛋白分泌的滴眼液,改善其眼部干涩、视疲劳的情况。
医生建议,如果没有长期眼干、流泪,或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眼睛无需刻意去清洗。虽然这种清洁液体含有类似于滴眼液或人工泪液的成分,可起到一定滋润眼睛的作用,但眼中的漂浮物大部分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产物,有些没必要清除。而且洗眼液成分复杂,长期使用会伤害眼睛。
同时,为了杀菌抗炎,洗眼液中会添加抗生素等药物成分,长期使用不仅破坏眼睛正常菌群,还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生感染,抗生素治疗难度会加大。此外,为维持药物一定时间内不被污染,绝大多数洗眼液和滴眼液一样含有防腐剂,会破坏角膜中具有预防眼表病变作用的黏蛋白。而有去红血丝功能的洗眼液,则添加了收缩血管的药物,频繁使用对眼睛有害。特殊情况下,如泪液分泌障碍、做眼科手术、面部酸碱烧伤、患急性结膜炎、长期眼干疲劳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洗眼睛。但使用的也是无添加的生理盐水,而不是市面上的洗眼液。
据了解,眼睛并不是只有哭泣时才会分泌泪液。不管是睁眼还是闭眼,结膜的杯状细胞和副泪腺都会分泌泪水,这就是基础眼泪,其主要成分是盐类与灭菌物质,如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大家每次眨眼,就会有适量泪液均匀地铺在眼球表面,形成泪膜。泪液中不仅有水,还有一些溶菌酶和矿物质,既润滑滋养眼睛,还能清洁杀菌。如果有灰尘、细毛等异物进入,人们也会出现流眼泪等应激反应,帮眼睛“冲走”异物。
医生提醒,如果感觉眼中有异物时不要揉搓,先尝试眨眼或用流动清水冲一下,如果缓解不了,应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要适度用眼 ,不要在黑暗光线下看电子屏幕,减少眼睛干涩等不适;画眼妆要注意卸妆,不可带妆过夜;尽量不要纹眼线,可能会损伤睑板腺,影响泪液分泌功能。洗眼液或滴眼液都是针对性治疗用的,切勿自行使用,否则会产生依赖性,使泪液分泌减少,导致眼睛自我防御系统遭破坏,还可能掩盖眼睛疾病,错过诊治时机。(翁紫玉)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