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二演三分类”,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在垃圾分类的文明行动推广中积极创新形式,巧用非遗开展宣传,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好评,切实带动了垃圾分类在胜浦街道的全民性践行。
胜浦街道自垃圾分类开展以来,宣传面广,持续时间长,效果显著,但动迁社区中大部分老年群体只熟悉本地方言,单纯的垃圾分类宣传对老年人来说难以理解和接受。为扫除推广盲区,引导老年群体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胜浦街道独创新意,将苏州非遗——胜浦宣卷纳入垃圾分类创新形式,特邀著名文化传承人马觐伯先生进行垃圾分类相关艺术创作。马觐伯经过精心编排,特别制定了《垃圾分类的故事》宣卷作品以及《一袋垃圾》语言类小品节目,以纯朴的本地方言进行表达。宣卷表演朗朗上口,小品演绎细腻丰富,首次演出就吸引了吴淞社区60多位老人前来观看,这一举措不仅为居民提供了生动的休闲节目,也在社区老年群体中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
胜浦街道将艺术作品搬到各动迁社区,在社区巡回演出的“宣卷堂”中加入垃圾分类宣卷作品,巧用非遗,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垃圾分类因地制宜的具体表达。未来,街道将继续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群众参与率。(谢海波 邹玉芬)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