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9月25日讯 近日凌晨2点,一名被莫名“耳朵痛”折磨的男子小鹏(化名)来到苏州九龙医院就诊,当看到医生从耳朵里取出“罪魁祸首”后,受到惊吓的他好久才缓过神。
当天夜里,他突然被自己的耳朵疼醒,还总感觉里面有东西在动,疼痛难忍便到医院挂急诊。值班医生详细听取了他的描述,考虑是耳道异物,就紧急联系了耳鼻咽喉科医生会诊。
主治医师张衡通过内窥镜下检查发现,小鹏的右耳道内竟有一只虫子在爬,头朝里,尾部朝外,体型比较大,且不断挣扎,还想要钻入他耳道更深处。随后不到一分钟,张衡就在内窥镜下完整地将虫子取出,并对小鹏的耳朵进行了仔细地检查和消毒,顺利解决了他耳朵疼痛的问题。
据了解,耳道异物,即异物进入外耳道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多见于儿童,在玩耍时,喜欢将小物品塞入耳内;成人多为挖耳时不慎留在耳道内的棉花球或昆虫侵入等。耳道异物一定要小心处理,因为耳道是呈S形的,外耳道很狭窄,没有专业的工具,很难取出异物。用一般的手电筒,无法照射到里面的情况。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异物在耳道里待的时间长,有可能造成鼓膜损伤,导致中耳炎。
对于耳道异物的症状,主要有小而无刺激的异物、较大的异物、昆虫类入耳以及植物性异物等。其中,小而无刺激的异物可长时间停留在外耳道内却没有任何症状,需查看外耳道后才能发现;异物较大者则有阻塞感、听力下降、耳胀等情况,若异物压迫鼓膜还会致耳鸣、眩晕、耳痛、反射性咳嗽等;昆虫类入耳则会在耳内爬行、骚动,使人惊慌不安、耳痛、耳痒,或刺激鼓膜产生擂鼓样响鸣,甚者鼓膜被抓破穿孔、流血;植物性异物如豆类、稻谷等,遇水膨胀,会阻塞、压迫并刺激外耳道, 致使外耳道皮肤红肿、糜烂, 耳闷胀感、耳痛及听力减退。
苏州九龙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韩瑞珠介绍,发现异物进入耳内,不要慌张,可以通过夹取法、冲洗法、钩取法、吸引法等方式自我判断,并及时到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切不可用耳勺等尖锐物品伸入外耳道内掏挖,尤其是对于活体异物,如昆虫等,以免异物越爬越深,刺伤鼓膜或外耳道皮肤,引起严重后果。
韩瑞珠提醒,耳道异物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不容忽视。在遇到耳道异物时,明智的做法是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异物取出后,如有外耳道炎、或取出过程中损伤耳道皮肤,需进行抗感染治疗。(翁紫玉)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