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12月13日讯 如今,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家长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挂在嘴边,却不知大家是否思考过“起跑线”究竟是如何界定的?既是高级记者、媒体策划人,又作为父亲、外公的高鸣,一言道破真相。在家长看来,他们自身是土壤,孩子则是种子,良田出好苗,好苗在良田里才能茁壮成长,也正如他在最新出版的《精养:智慧家教200例》中所说。
书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获得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赞赏与推荐。他说:“谢谢高鸣老师……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你来了,做了两件事,教育好了女儿,并且成为了所有父亲应该学习的榜样。”
“智慧家教”既是智慧的家教方法,也是教给孩子智慧的家教。书中包含“精养女儿”和“精养男孩”两部分,而“精养智慧”则蕴含在与女儿、外孙相处的每一件微小的事中。针对孩子的弱点和常见问题,更在意对孩子思想与性格的锻炼;不仅是用合理的方法来营造教育氛围,更是在点点滴滴中将生活的真谛慢慢教给孩子。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引导女儿和外孙学习、掌握思考与行动的能力,培养智慧思维。
作者高鸣随时随地向女儿和外孙讲解认识事物的道理、做人做事的观念,鼓励他们勇于按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能力做成事情。面对女儿、外孙,他从不摆长辈的架子,甚至与孩子们“称兄道弟”,可以直呼他为“高鸣兄”。在平等交流中让孩子明白道理,形成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亲子关系。
所谓家教,首先是家长自我之教。书中讲明了家长自己要先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具备了良好的理念和思想方法,才能进一步影响孩子,促使他们成为有智慧的人。一般来说,孩子在思维方式生成的阶段,最常接触的是家长的思维方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极其深远,所以家长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往往能达到比较有效的作用。如果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则需要先建立和提升智慧能力,从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孩子智慧思维的形成。“智慧家教”的方法是,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家长要先让自己有智慧,才能实行智慧的家教,从而培养孩子的智慧。
让孩子明理,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是书中传达的又一理念。智慧,是一个人的思考之道。一个拥有智慧的人可能一时无法拿出具体的应用技能,不能立即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但却掌握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考问题前因后果甚至探究问题本质的方法。这使他们在面对多种多样的新问题时,有抓手,有方向,知道要如何寻求解决之法,甚至能抓住关键、专注要点,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精养:智慧家教200例》的教育理念与事例突出了“精养智慧”的重要性,一个能比同龄人多背出几本书、早认识几个字的孩子,能获得记忆力的锻炼;一个拥有智慧的孩子,能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拥有思考的能力。如果,一个孩子学会了“1+1=2”,见到“1+1”时他能算出来,但他没有掌握加法运算规律,见到“1+2”时,他仍然不会算。但当一个孩子学会了某项具体的技能,便能在面对相应问题时应用这项技能,从而解决“这一个”问题,当再出现新问题时,他便不能套用上一个解决方式。世界纷繁复杂,时空不断变迁,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如何让孩子在人生中遇到“每一个”问题时,都能不无措、不慌乱、不迷茫,才是孩子计长远的父母常常思考的问题。而智慧,可以说是孩子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能让他们受用一生的宝藏。(翁紫玉)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