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11月8日讯 现如今,脱发问题,早已不是中年人的专利。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压力,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脱发的主力军。
苏州九龙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赵思成表示,大概从五六年前开始,门诊看脱发的患者明显增多,几乎每年都成倍增加,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20多岁的患者经常会碰到。他还告诉大家,掉头发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惊慌,脱发才是一种病。
但如何区分掉头发和脱发?脱发的表现是什么?如何预防?九龙医院来为大家科普。
一般情况下,根据头发生长周期,正常毛发每天会自行脱落60-100根。 如果每日的脱发量大致在这个范围内,则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比平时掉发量明显增多,总体发量减少或某块区域发量减少,则提示是异常脱发。
脱发按照临床的表现分为生理性脱发和病理性脱发。比如休止期脱发、产后脱发、精神性脱发、烫发不当造成的化学性脱发等是可逆的,属于生理性脱发。
生理性脱发主要分为休止期脱发、产后脱发和精神性脱发三种。休止期脱发,是由于多种应激因素造成的,如营养不良、失血过多、精神压力大等。表现为大量头发弥漫性脱落,但一般脱发不会超过原来发量的50%。休止期脱发无须治疗。
产后脱发,一般见于雌激素下降、内分泌紊乱、营养不均衡等三类情况。产后脱发是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会恢复正常。但如果合并脂溢性皮炎、斑秃等疾病,需要及时就医。
精神性脱发主要由于精神紧张、忧郁或严重失眠等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使毛细血管持续处于收缩状态,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同时,精神因素还会严重影响头发的生长周期,导致周期缩短,出现脱发现象,如重病后脱发、高考后脱发等非常常见,但通过调节生活节奏、放松心情,可以缓解脱发症状。
而瘢痕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俗称鬼剃头)等都属于病理性脱发,必须及时诊治。其中,雄激素性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AGA),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脱发,常在20-30岁发病。据统计,高达95%的男士脱发都与此有关。男性患者脱发一般是发际线后移,容易M型脱发、顶部地中海。女性患者一般不容易发际线后移,而是顶部稀疏。
关于脱发的治疗,一般是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善头皮油腻情况以及植发等。治疗及时的患者,脱发情况不仅可以缓解,脱掉的头发还可以重新生长出来,不过所需要的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3到6个月。
对此,九龙医院提醒,早诊早治,越早干预,脱发的治疗效果越好。虽然不能根治,却可以得到很大改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科学洗发,建议油性头发每隔一天或隔两天洗一次,中性或干性的头发,一周清洗3-4次。同时,在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之外,还需要摄入一定量的碘、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比如可以吃多海带、菠菜、西红柿、大豆、花生、胡萝卜等食物,注意避免油腻、辛辣的饮食,减少熬夜、焦虑的情况。
另外,还可选用一把防止静电的梳子,从额头的发际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每次10分钟,让头皮有微热感,或者用按摩头皮的方式预防脱发。方式为:双手指腹自前额向枕部轻轻按压,接着按两侧头部,每天两次,每次20-30分钟。(翁紫玉)
(责编: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