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9月24日讯 9月24日,2021第八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苏州宣推会在第十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现场举行。赛事各执行单位代表,苏州大学、苏州职业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苏州高等院校设计学院代表,各行业协会代表和知名文创企业代表以及优秀设计师代表等参会。
活动现场,主办方邀请了大赛各专项赛事负责人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对如何参与2021第八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如何报送等操作细节进行了交流答疑。与会嘉宾对“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要参加此次大赛,将自己最好的文创作品展现给大家。
第八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版权局、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18家单位主办,江苏文投集团执行。
“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七届。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赛赛事主题设置、赛事征集紧扣时代脉搏,贴近民生,传导价值,文创产品设计综合赛鼓励运用红色资源,提炼红色文化元素;注重体现大运河、长江等文化特征。公益传播设计大赛赛事主题就设置为“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多维的绿·共享的城”为主题,聚焦城市低碳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积极响应和前瞻思考,更是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大赛主办方表示,大赛创办以来共收到参赛作品11万多件,其中第七届大赛参赛作品共计19793件。“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凭借专业的赛事设定、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广、权威的评审阵容,进一步扩大了赛事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大赛已经成为创意创新的集结号、文化领域的风向标、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大赛由去年的“四赛一展”变为今年的“五赛一展”,以“创意成就美好,设计点亮生活”为主题,大赛分“紫金奖·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紫金奖·公益传播设计大赛”“紫金奖·工业设计大赛”“紫金奖·服装创意设计大赛”五个专项赛事(专项赛事不可兼报)和“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其中,“紫金奖·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又分为一项综合赛事即文创产品设计综合赛,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赛和老字号企业定制设计赛两项主题赛事。
文创产品设计综合赛今年继续延续“好设计·美生活”这一主题,鼓励运用红色资源,提炼红色文化元素;注重体现大运河、长江等文化特征;以优质的文创产品提升大众审美水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让生活处处有创意、处处有美学。参赛作品需提炼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关元素。鼓励运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红色元素;鼓励体现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展成就的标志性事件、地标性建筑以及建设伟大成就等。
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赛主题为“水韵文华”。面向全国征集依托长江和大运河文化带文博资源(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等)创意设计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分为文化衍生商品设计和展览、教育活动策划设计两部分内容。文化衍生商品设计要求产品主要以反映地域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融入百姓生活为主要方向,注重文旅融合,既是博物馆文化创意衍生商品也是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产品设计应以系列(组套)形式呈现,体现高品质生活,能够营造出一种生活空间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展览策划设计征集作品以小而精为原则,可复制、易推广,适宜在中小型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旅游景区、大中型商场展出,展览设计上要考虑展品安全问题。申报教育活动策划设计必须提交活动配套教育材料包。
老字号企业定制设计赛赛事主题为“守匠心·立新潮”,赛事围绕展示老字号在传承中创新的形象和面貌,充分运用老字号传统元素,突出老字号新时代的表达,重点对老字号企业和老字号品牌形象方面做出整体设计和品质提升,以设计推动老字号企业创造出适合当代新消费需求,消费者喜闻乐见并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消费场景。参赛者根据老字号企业定制设计需求,从产品设计、老字号企业文化宣传短片、老字号企业整体VI设计等三个方面对有实力、有意愿、具有引领性、需求性的老字号企业设计出符合定制需求的创意作品。鼓励各类老字号企业设计高质量作品积极参赛。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多维的绿·共享的城”为主题。大赛立足创意创新和现实改善,聚焦城市低碳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积极响应和前瞻思考,更是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大赛延续开放式命题,参赛者应选择现实空间为创作题材,自行选址、自行拟定设计任务及副题。竞赛内容聚焦与绿色发展关联的各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倡导绿色低碳、经济合理、环境友好、舒适自然、传承文化、彰显特色的设计理念,推动碳达峰目标下城乡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创作类型可以是建筑、住区、街区、校园和绿地景观等公共空间,选题可大可小,提倡从身边入手、从现实生活入手。内容可以是改造、扩建或新建,形式可以是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艺术设计(包括环境小品)、城市设计等单项或综合设计,题材不限、规模不限、手法不限,自由创作。鼓励对既有建筑集成改善、城市住区与街区更新、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提出综合设计方案。
“紫金奖·公益传播设计大赛” 赛事主题为“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大赛已于4月提前启动“永远跟党走”主题作品征集,现新增“奋进新征程”主题作品征集。赛事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助力党史学习教育,用公益广告的形式生动立体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现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现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战略部署,展现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和坚实行动,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参赛作品类型为平面作品(含动态海报)、视频类作品(含视频作品、动画作品等)、新媒体类作品(含表情包、互动小程序、H5 等)。大赛鼓励参赛作品有其他表现形式的创新。参赛作品将择优在报刊、电视、网络及户外媒体上发布。
“紫金奖·工业设计大赛”今年赛事主题为“设计之光 制造之魂”,赛事聚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目标,进一步激发工业设计创新创业活力,推动设计与制造融合,加快原创设计方案落地转化,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化水平,创新工业遗产活化利用路径,营造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氛围,促进全省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助力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赛事分为工业设计产品组、工业设计作品组和工业遗产活化利用设计组三个组别。
值得一提的是,服装创意设计赛由原先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的主题赛事单列出来,成为紫金奖·服装创意设计大赛。赛事主题为“霓染江南 裳舞东方”,注重江苏元素的时尚表达,重视非遗技艺与非遗元素的融合应用,在面料、款式、非遗技艺、传统纹样等方面进行传承与再造。鼓励从云锦、宋锦、丝绸、扎染、蓝印花布等江苏符号中寻找灵感进行创作,将生活化、实用性和设计感有机结合。在制造工艺上,注重规模化工业生产的可行性;在设计风格上,注重守正创新的平衡,为美好留白。
大赛分常规赛事和企业定制邀请赛。常规赛事参赛者根据赛事要求进行创意设计。企业定制邀请赛主要为规模企业和品牌服装而设立的定制设计赛。由大赛组委会指定一家江苏知名服装企业进行品牌主题设计、根据选定的江苏服装品牌企业的需求,邀请著名服装设计师进行定制设计。
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展览主题为“创意,让青春更美好”,面向中国高校(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高校)大学生,汇聚优质创意设计作品,打造“创意与青春的欢聚”,为高校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技能、交流推广的舞台,展现中国高校创意设计实力,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高校创意文化交流,提升设计教育水平,推动产学融合,孵化优质项目,培育新生代文化创意设计力量。参展方案和作品围绕人与自然、生态环保、资源再生、安全健康等领域展开深入思考与设计创作。
展会包括开幕式、作品联展、主题论坛、文创市集、互动体验、网络直播、创意演出、校企洽谈等系列活动。今年围绕年度主题,特别增设生态设计主题展区,展示优秀设计成果;聚焦长江沿线城市老字号和大运河沿岸非遗作品,开辟长江、大运河文化展区,展现当地风情韵味和文脉传承。
一直以来,大赛积极推动参赛产品落地转化,带动文创产品和年轻设计师向商业化迈步,实现文创产品的落地转化和市场化发展。第七届紫金奖大赛作品已有“惊梦·挂耳咖啡”及“锦绣江南”丝巾共4款作品实现转化。今年,大赛组委会还计划继续通过搭建“紫金文创”定制平台,依托大赛的设计师资源,促进优秀创意作品成果转化、落地投产。
大赛统一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公益传播设计大赛、服装创意设计大赛参赛对象须在大赛官方网站注册报名并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参赛。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参赛对象也可通过“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官方网站、微信平台(iarchis建筑创意空间)注册报名。
工业设计大赛参赛对象可通过紫金奖·工业设计大赛官方网站注册报名参赛。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参展单位须填写提交回执单,并发送到联系邮箱,邮件名须统一命名为“学校名称+负责老师姓名+联系方式”,可在“紫金奖中国大学生设计展”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字“下载”,获取表格下载链接。
大赛设“紫金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及大学生创业创新奖。“紫金奖”金奖等同于“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紫金奖”银奖等同于“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获奖者及获奖作品纳入“紫金奖”人才库和作品库。(翁紫玉)
(责编:翁剑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