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资讯台6月22日讯 6月20日下午,“惠风和畅”徐惠泉中国画作品展在苏州工业园区李公堤四期文创街区明堂1427拉开帷幕。展览通过《一画·一话》的对话形式,生动展示徐惠泉的水墨艺术之旅,带领大家感受其在新时代的文化涌流中如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图式语言。
本次展览由苏州明堂映象美术馆、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明堂1427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主办。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殷卫东、何雯,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危冰,苏州国画院副院长、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孙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伍立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王鹭,苏州银行代表杨剑、章明珠、洪辰莉等出席活动。
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惠泉,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艺委会副主任、苏州市评论家协会主席、苏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导李超德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研究员褚朱炯在沙龙对话中注入艺术思考,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有深度又有趣的对话。
▲《大雅清风》
徐惠泉此次共带来了《大雅清风》、《平安长春》、《四时风雨得清音》和《惠风和畅》等4幅墨竹作品,分别在一画馆·明堂1427、一画馆·苏州银行园区支行、一画馆·苏州银行凤凰街支行以及一画馆·苏州银行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支行四个场馆进行展示,不同于传统的一馆展示形式,带给观众更特别的艺术体验。
▲《惠风和畅》
他表示,竹子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对于竹子的痴迷,一方面源于师承兰竹大师蒋风白先生谦逊的绘画态度,孜孜不倦地创作着。另一方面是因为竹子象征着向上、虚心、竹报平安,作为一个画家,对于竹的品格和精神始终怀揣着敬仰之情。
▲《平安长春》
在徐惠泉的众多作品中,水墨晕染出的曼妙的江南女子,氤氲着不同色彩的江南景致,诸多美好的生活画卷都在水墨中展开。作品蕴含着吴门画派的精髓,墨、色间相辅相成,画面氤氲又不失书卷之气。他长期孜孜不倦地向传统学习,探索中国画的“工笔”与“写意”两种绘画语言的互补,发展出从“水墨”、“彩墨”到“墨彩”的艺术风格。
▲《四时风雨得清音》
细看徐惠泉笔下的墨竹,浓淡相宜,灵气顿显。画面用墨润泽,竹石带勾带染,得皱透之姿,显现出“大雅清风”的独特雅韵,不失潇洒之态。数竿修竹在风中摇曳,枝叶扶疏,与竹石相依相偎,顾盼生姿,显示出生命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影视配乐人Jolene Shao还特意为展览作品谱写曲目《墨竹》,融合了洞箫、扬琴、马林巴琴等多种中西方乐器的声音来表现文人雅客在竹林中走路带风的景象,给观众带来了视听融合的观赏体验。
据悉,展览开幕式线下线上同步举行。现场观众纷至沓来,座无虚席,线上直播异常热烈,众多艺术爱好者纷纷留言,即时参与讨论,实时观看人数近3万。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免费参观、打卡。(翁紫玉)
(责编:翁剑昶)